×
中日若翻脸美国是否出兵?普京回应语惊四座!
中日一旦摊牌开战谁会站在中国一边?谁又会支持日本?近日,普京说了一句话,让躁动不安的日本举国都震惊了...
普京到底说了什么,打死你也想不到
下载军事头条看全部文章
广厦千万间

第五十一章 活体模型

清晨七点,沈澜站在云阳工作室门口,手里拎着个鼓鼓囊囊的布包。他今天特意穿了件崭新的藏青色中山装,连银白的鬓角都修剪得一丝不苟。

“沈教授!”荆小阳小跑着推开门,发梢还沾着晨露,“您来得真早!”

沈澜清了清嗓子,目光不自觉地往她身后瞟:“老人家瞌睡少,云蔚到了吗?”

“师父去买早餐了。”荆小阳接过他手里的布包,沉得差点脱手,“这是?”

“我收藏的清末营造则例,想着或许用得。”沈澜顿了顿又问,“云蔚是不是昨夜又通宵了?”

“沈教授您猜的真准!他昨天一夜都没睡!”荆小阳皱起眉头告状,“他老是这样,经常熬通宵,沈教授,你要多说说他。”

“他自己也经常通宵呢。”沈云蔚的身影不期然出现,顺手接过荆小阳手里的包,“明明自己身体不好,都进医院了,还老是通宵干活。”

沈澜尴尬地一笑,“我以后尽量少通宵。”他顿了顿又看向了沈云蔚。

沈云蔚明白他的意思,“我,我以后也少通宵。”

荆小阳见父子两人都有些尴尬,一手勾住一个胳膊,对两人笑道:“先吃早饭。”

桌子上摆着沈云蔚早上才买的早餐,豆浆、油条、焦圈、小米粥、包子、煎饼果子之类的。

沈云蔚先给沈澜倒了一碗热豆浆,又将焦圈泡进豆浆里端给他。

沈澜愣了一下,这么多年过去了,没想到沈云蔚还记得他的习惯。

沈云蔚接着给荆小阳倒了一碗豆浆,细心地将油条撕碎放到她面前,又倒了一碟子醋放在包子旁边,“你的。”言语间多了几分温柔。

荆小阳笑眯眯地夹了一个包子放进他碗里,“你也吃。”

“我就说不能太早来公司。”曾韬推开门见到这一幕,“容易吃到狗粮。”

沈澜乐呵呵地招呼他,“过来一起吃。”

“沈教授,你可不知道,他们两个人经常攻击我们的胰腺,糖分太超标了。”曾韬一边笑一边走了过来,“你要做好充分准备,注意高血糖风险。”

沈澜瞪了他一眼,强行塞了个煎饼果子给他,“你要饿的话就多吃饭少说话。”

曾韬笑嘻嘻地接过煎饼果子,“沈教授,一会我向您讨教下古建材料的替代问题。”

“行啊。”沈澜一听立即来了精神,“你那有什么更好防腐防霉的材料吗?”

“现在是吃饭时间,不准讨论工作。”荆小阳提高了嗓音,“从现在开始,我们工作室要严格做好健康管理。”

三个男人都乖乖闭嘴,专心吃起了早餐。

吃完早餐后,苏苏和蔺易如也来上班了。

沈云蔚泡了杯祁门红茶递给了沈澜,“爸,整个方案已经做的差不多了。”

沈澜正站在图纸墙前面看图纸,听到这个称呼,身体微微僵直,愣愣地看着他,他已经很多年没听过这个称呼了。

“怎么了?”沈云蔚有些疑惑。

“没,没事。”沈澜接过茶杯的手微微发颤,“我来看一看你们的模型。”

沈澜走到电脑前看着最新的3D建模,电脑屏幕上的三维模型在晨光中流转着琥珀色的光晕。

沈澜凑近时,老花镜片上倒映出整个绸布庄的数字化身,那已不是简单的立体图纸,而是一座会呼吸的虚拟建筑。

沈澜的指尖悬在屏幕前,看着眼前的模型惊叹不已,“这,这是?”

“我们叫它活体模型。“荆小阳转动鼠标滚轮,模型瞬间分解成七百二十个剖面,“每块砖瓦都录入了材料参数,连门轴上的包浆厚度都精确到微米级。”

沈云蔚点击某个雕花节点,AI立刻弹出浮动窗口:【葡萄纹空隙3。2mm,建议信号线径≤0。5mm】。他轻点键盘,模型立刻切换到热力学模拟状态,门楣处的葡萄藤纹路突然泛起蓝光:“您看,传统雕花本身就是天然的散热通道。”

沈澜咂舌不已,“现在的科技已经进步成这样了?想当年我们都要手绘测量,要计算好几个月甚至半年以上才能有这样的精准度。”

“时代改变了,这也是我们工作室最近几个月努力的方向。”苏苏笑着说,“训练AI,利用AI,减少基础工作的消耗,提高工作效率。”

沈澜不住地点头,“这样好啊,这样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,可以提高我们抢救古建的效率,也可以让我们有点自己的时间。”说这话的时候,他不自觉地看向了沈云蔚。

沈云蔚没说话,只是让荆小阳继续操作。

屏幕上正进行着暴雨模拟,雨水顺着虚拟屋檐流淌,在AI计算下竟自动生成了一套排水优化方案,与光绪年间匠人手册记载的“七分泄,三分蓄”原则分毫不差。

“这个算法?”沈澜再次惊叹不已。

“是师父教AI的。”荆小阳调出学习记录窗口,上面显示着【传统建筑知识库—数据来源:沈澜1982—2023年论文/笔记】。

她笑着指向某个参数:“AI现在能自动识别您说的一寸水,三分音原理,排水声频都控制在令人舒适的范围内。”

沈澜的眼镜起雾了。他看见自己三十年前手绘的榫卯草图,正以动态演示的方式在模型里复活。那些发黄的笔记边缘批注,此刻正化作流光溢彩的数据河流,在虚拟建筑的梁柱间奔涌。

沈云蔚按下空格键,模型突然接入实时气象数据。北京城上空飘过的云影,此刻正投射在虚拟绸布庄的天井里。AI用淡青色标注出即将被西晒影响的区域,同时弹出解决方案:【建议采用故宫倦勤斋竹帘设计,遮阳率63%】。

“最神奇的是这个。”沈云蔚切换视图,模型突然呈现X光**状态。金柱大门的内部结构中,AI用红色虚线标出了三条隐藏的裂纹——正是他们几个人去检测的时候发现的隐患。

沈澜的钢笔啪嗒掉在桌上。他看见AI在裂纹旁标注的修复方案,居然是自己年轻时发明的“桐油灰浆补缝法”,旁边还备注着:【经7,826次模拟验证,传统方案耐久性优于新型环氧树脂17%】。

上一章目录下一章
功能呼出区
content